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避暑、研學、康養(yǎng)”領跑暑期文旅市場

發(fā)布時間:2023-07-11 09:32:00來源: 工人日報

  坐索道觀美景、納涼玩水、住星空民宿、乘冷氣十足的摩天輪……連日來,重慶涪陵美心紅酒小鎮(zhèn)景區(qū)推出主題豐富的夏日消暑旅游路線,游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性出游。

  7月5日-7日,由武陵山文旅發(fā)展聯盟主辦,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fā)展委員會承辦的2023武陵文旅大會舉行。這是本月重慶召開的第二個全國旅游盛會。7月2日,由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八屆中國西部旅游產業(yè)博覽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落下帷幕。

  根據途牛旅游網數據,今年暑期用戶出游距離、出游天數增長趨勢顯著。出游距離方面,國內長線游出游人次占比為61%。其次為周邊游和出境游,占比分別為19%和20%。

  記者了解到,為滿足旅客不斷提升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熱門避暑地正積極探索新經驗,拓展文旅數字經濟、智慧旅游、文化演藝、研學旅游等經濟業(yè)態(tài),優(yōu)化企業(yè)產業(yè)結構,推動多元發(fā)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遛娃”研學成為消費增長新動力

  隨著暑假開始,四川達州的張先生帶著孩子來到美心紅酒小鎮(zhèn)研學游?!拔覀冏择{過來的,孩子放假了,帶他來這里遛彎。”張先生說,10歲的孩子喜歡在水上樂園耍水清涼,在光影與音樂交織的水上電音節(jié)沖浪,感受音浪、水浪與人浪合一,在燈火闌珊的濕地公園,觀賞水的光影流,感受古鎮(zhèn)千年歷史文化……

  近年來,研學游逐漸步入大眾視野,暑期成了研學市場強勁復蘇的大好時機。攜程數據顯示,7月研學游產品訂單量環(huán)比6月增長四倍。在高溫加持下,今年重慶的暑期親子游也呈現出一些變化,追求“涼爽”“刺激”的水上項目花樣百出,帶娃避暑成了出行首選,研學游市場也呈現強勁復蘇勢頭。

  “遛娃”需求成為消費增長新動力。從旅客結構看,去哪兒平臺上18歲以下、34-43歲這兩個群體占比最高,兩者相加超過五成,其中兒童占比達到10%。

  近日,重慶市研學旅行產業(yè)研究院成立儀式在重慶第二師范學院舉行。在華文未來創(chuàng)始人余一途看來,研學游受追捧的原因在于教育觀念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認識到,單純的課程輔導并不能完全滿足孩子的全面發(fā)展需求。研學游則可以提供一種寓教于樂的方式,以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

  避暑旅游需求強勁

  連日來,北京、河北、河南等地已多次發(fā)布高溫預警。

  記者從涪陵區(qū)文旅委了解到,作為“不夜重慶生活節(jié)”的一個系列活動,美心紅酒小鎮(zhèn)將不定期開展趣味玩水嘉年華、水上音樂節(jié)、趣味啤酒節(jié)等主題消夏旅游活動。

  中國旅游研究院日前發(fā)布的《全國避暑旅游發(fā)展報告》指出,中國避暑旅游及相關市場規(guī)模已達1.2萬億至1.5萬億元。持續(xù)的高溫下,避暑游正成為中國“夏日經濟”的新增長點。

  潑水、漂流、露營、采摘……2023重慶市夏季旅游4日正式啟動。該市今夏推出200余項特色文旅活動、70余條旅游線路、80余項惠民措施,讓民眾“解鎖”夏日歡樂。

  據中國旅游研究院數據,重慶市民的避暑旅游需求潛力約為550億元,占全市旅游總收入25%左右,直接帶火了貴州、湖北、四川等周邊省市的避暑經濟。其中,去年暑期,重慶前往貴州的游客就達568.49萬人次,占貴州暑期旅游接待總量近10%,居全國入黔游客的首位。

  “經過近十年的培育,避暑旅游已經完成了概念導入期,正在步入政策促進和商業(yè)實踐的新階段?!敝袊糜窝芯吭涸洪L戴斌說,為滿足旅客不斷提升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西南、西北、東北等熱門避暑目的地正積極探索經驗做法。

  重慶市文化旅游委副主任秦定波7月9日對記者說,今年夏季,重慶各區(qū)縣圍繞“水”做文章,將推出潑水、漂流、水上嘉年華等“清涼”玩法。

  與“熱”俱進尋找“詩和遠方”

  “打飛的”跟著演出去旅行、“夜經濟”點燃煙火氣、“清涼商品”銷售火爆……隨著來勢洶洶的高溫到來,全國各地文旅消費,同步升溫。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盛夏之時奔赴“詩和遠方”。

  在渝出席會議的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向記者介紹,在這個暑期,避暑、研學、康養(yǎng)三大細分市場值得重點關注。“面對全國普遍高溫的天氣,人們的避暑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勁,各地針對避暑旅游推出的服務也都更加完善。而備受關注的研學旅游市場不僅僅涉及山水自然風景,文化、科技、體育等方面也要跟上?!彼f。

  近年來,重慶旅游市場發(fā)展迅速。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重慶地域有旅游企業(yè)9.4萬余家,其中成立于1-5年的企業(yè)占比達44.6%。

  “亟須加強公司現有產品營銷宣傳整合力度,發(fā)揮現有門票、索道、酒店、演藝產品優(yōu)勢,建立產品、網紅和自媒體三大體系,精耕重點市場和人群有效營銷,確保旅游人數增長和公司整體效益提升?!敝貞c武隆仙女山集團公司負責人說,為了降低對門票經濟的依賴,公司在鞏固傳統主業(yè)基礎上,加快“一張網”“一臺戲”“一營地”孵化,積極拓展文旅數字經濟、智慧旅游、文化演藝、研學旅游等文旅經濟業(yè)態(tài),優(yōu)化公司產業(yè)結構,推動公司多元發(fā)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文化和旅游部產業(yè)發(fā)展司司長繆沐陽稱,今年7、8月份,各地將舉辦超3000項、約數萬場次文化和旅游消費促進活動,涵蓋戲劇節(jié)、消夏節(jié)、展覽季、美食露營、非遺展演、主題市集等多種活動形式,為居民和游客帶來好玩有趣的假日文旅體驗。

  李國

(責編:李雅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