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藏網 > 即時新聞 > 時政

數字貨幣將為經濟社會帶來哪些變化

發(fā)布時間:2022-09-08 09:37: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尹志超(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

  貨幣是商品和勞務交易的重要媒介,紙幣是貨幣歷經滄桑演變后人類的共同選擇。數字技術加速創(chuàng)新并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fā)展各領域全過程,這對包括貨幣在內的金融基礎設施產生了深刻影響。

  當前,網絡技術和數字經濟蓬勃發(fā)展,人們對零售支付便捷性、安全性、普惠性、隱私性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強,不少國家和地區(qū)的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積極探索法定貨幣的數字化形態(tài),全球央行數字貨幣研發(fā)進入了加速期。國際清算銀行調查報告顯示,65個國家或經濟體的中央銀行中約86%已開展數字貨幣研究,正在進行實驗或概念驗證的央行從2019年的42%增加到2020年的60%。2014年,我國開始對法定數字貨幣的發(fā)行框架、關鍵技術、發(fā)行流通環(huán)境及相關國際經驗等進行專項研究,數字人民幣發(fā)展也進入了快車道。截至2021年12月31日,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已超808萬個,覆蓋生活繳費、餐飲服務、交通出行、購物消費、政務服務等領域,累計開立個人錢包2.61億個,交易金額達875.65億元。今年,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qū)再度擴容,體驗數字人民幣的用戶數量大幅增長,交易場景也在持續(xù)豐富。

  數字貨幣將為經濟社會帶來哪些變化呢?

  從支付體驗上看,使用數字貨幣進行支付與人們已經熟悉的移動支付相比,差異不大。但要看到,數字貨幣是以國家信用作為基礎發(fā)行的貨幣,是貨幣的一種形態(tài),而移動支付僅僅是一種支付方式,二者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從貨幣層次上看,基于銀行賬戶的第三方支付屬于廣義貨幣M_2的范疇,數字人民幣卻是屬于現金貨幣M_0的范疇。從交易成本上看,基于第三方支付的移動支付可能面臨一定的交易費用,而電子錢包里的數字貨幣本身就是屬于持有者的現金,不會產生任何額外的交易費用。從支付功能上看,數字貨幣可以實現雙離線支付,移動支付卻不能離開網絡進行??傮w上看,數字貨幣的使用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支付系統(tǒng)效率。具體到數字人民幣:數字人民幣是國家法定貨幣,是安全等級最高的資產;數字人民幣具有價值特征,可在不依賴銀行賬戶的前提下進行價值轉移,并支持離線交易,具有“支付即結算”的特性;數字人民幣支持可控匿名,有利于保護個人隱私及用戶信息安全。

  從理論上說,所有需要現金支付的場景都可以用數字貨幣支付,這為交易活動帶來了極大便利。現實地看,受數字貨幣影響最直接的就是普通居民,居民是最微觀的經濟主體,幾乎每天都在發(fā)生與貨幣有關的交易活動。數字貨幣的支付方式也將影響企業(yè)生產、流通和銷售各個環(huán)節(jié)。零售企業(yè)需要開通數字貨幣的應用場景以方便消費者消費;企業(yè)的結算體系可能需要與數字貨幣收支相適應,企業(yè)的現金管理流程、資金調度系統(tǒng)等也都需要與時俱進。

  從更加宏觀的層面上看,數字貨幣還將直接影響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執(zhí)行。一是數字貨幣能極大節(jié)省成本,主要是包括設計、印制、調運、存取、鑒別、清分、回籠、銷毀以及防偽反假等現金管理諸多環(huán)節(jié)的成本;二是數字貨幣“小額匿名、大額依法可溯”的設計為相關部門精準識別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供了可能,特別是數字貨幣可以面向特定人群進行精準投放以實現特定的政策目標;三是數字貨幣或將為銀行體系的貨幣創(chuàng)造帶來新的變化,也將對傳統(tǒng)的貨幣理論產生影響。

  數字貨幣對國際支付體系也有潛在影響。隨著金融基礎設施快速升級,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不斷提升,未來數字貨幣在交易支付時可以同步完成不同貨幣的匯兌,將為跨境支付帶來巨大便利。這意味著以后人們出境旅行攜帶手機就可以在境外順利實現本幣支付,將對本幣的國際化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當然,數字貨幣的發(fā)展也面臨一些新的挑戰(zhàn)。對我國來說,既要研究完善制度規(guī)則,推出數字人民幣相關管理辦法,加強數字人民幣個人信息保護,又要完善業(yè)務規(guī)則和技術標準,建立健全數字人民幣運營系統(tǒng)全流程安全管理體系,還要深化數字人民幣對貨幣政策、金融體系、金融穩(wěn)定等方面深層影響的研究評估,更好推動數字人民幣發(fā)展。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