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協會倡議:飲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費者合法權益為前提
中新網8月23日電 據中消協網站23日消息,中國消費者協會發(fā)起“破冰行動”,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商業(yè)企業(yè)管理協會倡議,飲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費者合法權益為前提。
據媒體報道,近日有消費者在某知名飲料店選購飲品時,發(fā)現飲品中冰塊含量占到飲品總量的2/3,冰塊含量過多導致飲用體驗感變差。也有的消費者反映,部分飲品在手機點單頁面的溫度選項只有“冰”,有些飲料店甚至拒絕消費者提出的“去冰”飲品需求。
相關媒體就飲品加冰情況,對北京市西單商圈、朝陽大悅城、國貿、西三旗等商圈的知名冷飲品牌進行了消費體驗。體驗發(fā)現,一是餐飲經營者對冰量缺乏統一標準,即使同一品牌不同店鋪對于正常冰的標準也不統一。二是各餐飲經營者的冰塊大小、形狀不同,有的飲品中冰塊為扁片或中空狀,因此不能簡單以冰塊數量來衡量加冰量。
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商業(yè)企業(yè)管理協會在此倡議廣大餐飲經營者:
一、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吨腥A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規(guī)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過程中只要是與正確的判斷、選擇、使用等有直接關聯的情況與信息,消費者都有權知悉,經營者都應該提供。消費者購買飲品時,餐飲經營者應主動詢問消費者是否需要加冰及加多少冰。若飲品存在確實無法去冰或飲品為特定的冰與配料結合等情況,餐飲經營者應在點單頁面明確標注或在點單時提示消費者注意。
二、尊重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吨腥A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規(guī)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消費者只有按照個人意愿決定是否消費、消費什么、以什么方式消費,其消費需求才能真正得到滿足。餐飲經營者應根據消費者的實際需要,為消費者提供“多冰”“正常冰”“少冰”“去冰”或通過備注方式調整加冰數量等個性化選項,供消費者自主選擇,也可以將飲品和冰分開,由消費者自主決定是否加冰及加多少冰。
三、尊重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吨腥A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條規(guī)定,“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落實消費者公平交易權,要求從事交易活動的經營者守法誠信經營,心懷責任擔當,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經營理念,保障市場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消費者購買飲料時,默認購買的是飲料而不是冰。餐飲經營者可以在點餐臺、廣告單及食物圖片等顯眼處明示顧客有要求飲品不加冰的權利。若消費者對加冰容量提出質疑時,餐飲經營者應予以及時、正面的答復。(中新財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希望在人民 基礎在民間 未來在青年——習近平主席復信美國華盛頓州“美中青少年學生交流協會”和各界友好人士引發(fā)共鳴
- 愛奇藝龔宇:高品質內容助力公司實現歷史上第二季度最佳業(yè)績表現
- 【國際銳評】執(zhí)意啟動排污入海 日本信用徹底破產
- 伊利伊刻活泉現泡茶驚艷上市
- 金磚國家工商業(yè)人士呼吁深化團結合作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 2023年全國早稻總產量2833.7萬噸 比2022年增加21.5萬噸
- 今年前7個月中非貿易同比增長7.4%
- 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
- 司法部:2022年全國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37萬余件
- 堅定不移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